社交软件的商标名称(精选)5篇

2024年社交软件的商标名称 篇1

商标侵权屡见不鲜,企业维权意识觉醒!

近几日,各大网站上频繁出现了有关商标侵权的消息。

知名日企杂货品牌“无印良品”遭到商标侵权,部分分类被占用。

(“无印良品”在官网有关商标侵权的的声明)

简单点说就是无印良品的业务范围内某些分类的商标保护并未覆盖到,导致被抢占。

国内视频网站“爱奇艺”控诉“妙奇艺”擅自使用【奇艺】字样,有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要求停止商标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150 万。

而在 App 数以百万计的苹果应用市场,商标侵权的案例也同样存在。

2017 年 12 月,医疗美容"新氧"与北京绿色时光公司“新氧”重名,上演了一场维权的“爱恨纠葛”。导致前者主包从 App Store 下架,只剩下新氧青春版和新氧微整形两个小包。

(商标侵权维护全过程)

不过,最终以具有“新氧”第 9 类注册商标的北京绿色时光公司胜利而结束,因此才有开始的申请下架医美美容 App 申诉成立。

App 商标申请要注意,尽量全面覆盖

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共有 45 个类别,其中商品 34 个类别、服务 11 个类别。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服务领域不同,App 服务的体验仍要基于 App 软件作为载体才能实现,因此 App 涉及的类别既横跨手机应用软件与软件更新,又与其提供服务的类别相对应。

大体上,任何一款 App 在申请商标时最基本的类别可以选择 9 、35、38、42 这 4 类。

其次,一款 App 软件的类别确定也应考虑其本身提供的内容或者服务,做到尽可能覆盖到更多分类。

1.一定要选择核心商品或服务

如优酷视频 App 提供视频播放服务、淘宝 App 提供购物服务、微信 App 提供社交服务等,其所提供的内容或者服务通常决定了其在商标分类表中的位置,这是由 App 能满足购买应用服务的消费者的何种实际需求来决定的。

2.估算注册费用

为避免 App 商标被人抢占,最稳妥的方法当然是覆盖更多的分类,但是造成的费用也是随之相应增加的。

在一类 10 个商品名称或服务项目之内,每件商标注册申请规费为 300 元,10 个以上(不含 10个),每超过一项,另加收 30 元。建议根据自己的预算合理选择。

(中国商标网官网最新收费标准)

3.App 商标包括名称和标志

在 App Store 里,icon 和名称是一款 App 最直观的展现方式。但是数量庞大的 App,难免会遇到名称一致的情况,如下图,两款名称相同的 App,但是开发商和 icon 却不相同。

不仅用户在搜索下载时,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开发商的推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酌情考虑国际商标

像前文提到的日企“无印良品”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为维护企业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形象以及商誉,需要申请国际商标。所以对于出海了很多国家的 App,也可以考虑,为避免以后的纷争。

App 商标遭侵权了如何处理?

1.直接购买商标,与对方达成和解

这一解决方式适合拥有大笔资金的企业。以“滴滴打车”为例,2014 年 5 月,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市科技园区妙影电子有限公司诉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嘀嘀打车”侵犯其第 9 类“计算机程序(可下载软件)”上注册的“嘀嘀”商标,索赔经济损失人民币 8000 万,2015 年 5 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2016 年 5 月原告以适当价格(据传为人民币 300 万元)将其注册商标一并转让给被告后,原告撤诉。

这种解决方法一来能够快速恢复线上业务,止损效果佳;二来可以在 App 回归市场后迅速稳住用户。但同时也会导致资金短缺,资金不能用于原有的用途,企业的运营势必受到影响。

2.更换商标上线,彻底改头换面

比起直接用钱买原有商标,更换商标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企业来说,更换商标不影响现有线上业务的操作。但这需要实际考虑到此前对商标推广的投入成本,比如各个渠道的广告推广等。

一旦更换商标名称,对用户和合作上来说,熟悉的还是原有的商标。此外,更换新的商标名称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包括用户重新教育,广告重新投放等,过去的所有市场费用全部打了水漂。

3.放弃线上业务,更换业务模式

App 被下架,意味着线上模式走不通,转为线下业务模式也未尝不可,可以很好地避免了商标纠纷。但是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将线上线下融合,单一场景的潜力已经被发掘殆尽。放弃 O2O 模式,意味着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把用户白白送人。

4.走法律途径维权

相比前面三种较为被动的解决方式,最强硬的态度便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比如115 网盘被“115”商标持有者起诉第 9 类(即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第 42 类(即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商标侵权,不仅被多家安卓应用程序商店下架,两者之间的官司更是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好在 115 网盘最终得以重新上架。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与其事后填补不如事前防范。在 App 研发之初,企业就应尽量将 App 的名称、简称、可保护 App 本身的图标、App 内常出现的图形在相关类别上注册商标。

一是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可以直接用商标进行推广,而不用担心会有在先权利人提出异议,同时推广平台也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宣传。

二是即便在产品还没有打出品牌和名气时,市场上出现其他类似名称类似功能的产品,也可以禁止其使用和推广,为企业自身的 App 战略部署赢得时间。

最后,当产品做大做强之后,App 市场仿冒者多如牛毛,许多仿冒者更是希望能够搭上顺风车以最快速度赚取利润,商标的存在可以将其一网打尽,避免自身产品和企业声誉受损。

另外,昨日,有消息称中国将引入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相信会有更多的开发商将会重视起来,意识到 App 商标的重要性。

2024年社交软件的商标名称 篇2

简单点来说,要视手机APP的需求及质量而言,价位一般在几千到十几万左右,更高端的价格更高。蔚可云IM即时通讯软件永久使用 个性定制 私有化部署 本地部署 1年售后支持 功能齐全 免费体验 数据安全聊天加密 支持二次开发 安卓离线推送 快速集成 全球互通 Web RTC音视频聊天即时通讯开发咨询加V:weikeyun24

2024年社交软件的商标名称 篇3

启动应用程序后,需要几秒钟的时间,等待系统反应和加载内容,这个时候通常会有一张图片或一段动画效果,减少用户等待焦虑度,增加使用的流畅感,我们称这张图片(短片)叫做开屏页面。

虽说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界面,但好好利用的话,也有很大的价值。强化品牌记忆

题主所说的中间空白,下面logo或名字,就是指一种极简的设计风格,这样设计的目的无非是强化品牌记忆。

但这种纯粹展示logo和名字的APP其实不多诶,一般都会用这个页面搞事情,比如:传递产品态度

有一些开屏页面,通过叙述品牌文化内容,加强用户对品牌的直观印象,拉近应用于用户之间的距离,比如微信的开屏一直就是一个孤独的人站在地球面前,作为社交软件,很好地表达了人类内心的孤独以及地球家园的美好。将品牌的文化特性凸显得淋漓尽致。

蹭热点

在一些传统节假日或其他特殊日子,在开屏页设置问候语,引起用户的情感故事共鸣,通过一张图片加上文字,体现产品的人文关怀。

接广告

当然这么大的流量,不用来接广告就可惜啦,很多APP开屏都会接一些调性相近的产品的广告,以置换流量,实现双赢。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品牌 / 营销 / 设计 / 干货 / 新鲜资讯,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齐哥说品牌”

2024年社交软件的商标名称 篇4

一个APP名字取的好不是它能不能火的决定因素,但要是取不好就一定是它的大问题。

起初我也没有懂好好一个产品为什么要起名叫做“烂烂”,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自然想到了最常见的用法“腐烂”。但一个产品直接“腐败”是不是很有伤风化,阿里应当是不会这么直接的。

所以,就想到了它会不会在“腐烂”之外,引用了其他意义。于是去查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蜀石黄碝[ruǎn],水玉磊砢[kē],磷磷烂烂,采色澔汗。”

康有为《顺德二直歌》:“巖yán电烂烂夜腾霜,抗疏斩奸剑吐鋩。”

唐 白居易《牡丹芳》诗:“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絳艳灯煌煌。”

意思是:色彩鲜艳。

结论就是:“烂烂”的意思就是直接定位在了当代大学生“鲜丽腐败”的学习生活?

挺符合潮派年轻人的审美。

给互联网产品起名字当然重要,实体的名字就足够重要了更何况互联网呢?就好比前两年尤其火的“厕所串串”,是真的不想去吃。

起名字真的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1,朗朗上口

2,名字和产品关联度高

3,要有很高的辨识度

4、贴合客户需求

5、有内容,或者有情怀

好的例子太多:

“知乎”比较严肃的知识平台,“之乎者也”

“抖音”潮流运镜

“愤怒的小鸟”

“十点夜读”每晚十点更新,读书给你听

“携程”旅行与服务

“脉脉”人脉的脉。堪称经典。

至于悲剧的。“微视”的整体画风都显得“老年派”。明明做的是很新鲜的短视频,却一点也不潮。是不是应当算一个。我一直都觉得它应当改个名字。比如开发一堆魔性的贴图或者视频模板,然后改名叫做幻视。毕竟短视频还是比较靠近年轻人的。

至于更悲剧的,呵呵,他们毫无存在感,可以当作从未出现过了。

2024年社交软件的商标名称 篇5

频繁试水社交App 腾讯的社交焦虑?

2019年,是新一代社交产品的元年。

沉寂的社交赛道上,不但涌现出了很多新产品,一些老产品也跟着复活起来。

继人人网回归之后,昨天,腾讯版“人人网” 也重获新生。

新的App延续了四叶草Logo,由“朋友网”更名为“朋友”,定位仍然是校园、职场实名制社交,目前正在内测。相信大家的朋友圈已经被刷屏了。

那么,这款App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已有QQ和微信两大杀手锏的情况下,为什么腾讯还要探索新社交产品?社交产品决定胜负的关键又有哪些?

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不妨和我一起往下看。

朋友App有何亮点?

打开朋友App,完善资料和学校、公司认证之后,我们就可以“遇见”有趣的朋友。

可惜的是,目前只支持个别大公司认证,而且上传的证明材料,包括工牌和在职证明。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道门槛。 (比如我司- -

“圈子” 是类似Ins的图文动态流,包含朋友、同校(或同公司)、同城3个tab。内容还不多,也没有算法推荐,大家看到的初始内容是一样的,基本是些好看小姐姐的照片。 (社交网站的常见套路

聊天界面只能发文字和基础的emoji,这对于没有表情包就不会聊天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提不起社交兴致。

“我的”页面可以填写个性资料,例如工作经历、我的关键词、兴趣爱好等。

目前并没有看到更新颖的功能。这款App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主打真实社交,并且强化了内容分发的空间。所以……是个产品化的微信朋友圈?

腾讯的社交焦虑:一口气上线5款社交App

在过去的4个月,腾讯一口气上线了5款社交产品,光11月就连续出了4款,不得不让人侧目。

我们先来看看分别是哪几款App。

1.卡噗,主打3D虚拟形象社交

9月初,3D虚拟形象社交产品“卡噗”正式上线。

用户可以通过QQ账号或微信账号登陆。进入App后会看到界面简洁,主要有 “形象” 和 “小窝” 两个tab页。在形象页右侧,可以看到捏脸、换装、制作头像和合照四个功能;而在小窝页面的相应位置,可以看到求访、收集、装修和探索四大功能。

此外,QQ赋予了卡噗更多的社交属性。卡噗可以获得QQ的社交关系,用户设置的头像还可以同步到QQ,用户还可以邀请好友来访进行互动。

2.猜歌星球,主打猜歌玩法

11月4号,音乐互动社交App猜歌星球上线,主打的是从各种模式解锁猜歌玩法。

有1V1 PK模式、单人限时赛模式、多人竞技模式以及单人闯关赛模式等多种玩法,以猜歌为主,社交方面的功能较弱。

3.猫呼,主打陌生人社交、视频美颜社交

11月6号,视频美颜社交APP“猫呼”,主打陌生人社交。

“猫呼”提供美颜、面具等功能。App在首页推荐在线的用户,用户可以带着虚拟面具和对方视频。在用户完善资料后,还能使用限时匹配功能。

4.轻聊,主打互联网大厂和校园菁英的真实社交

11月中旬,定位为“高品质社交”的APP“轻聊”,主打互联网大厂和校园菁英的真实社交。

用户需要进行人脸+学历+公司三种认证,“轻聊”会根据用户特点个性化推荐好友,心动互选功能类似探探的玩法,不过限制每日匹配次数。

5.有记,主打开放式社交

11月28日,又推“有记”,属于开放式社交平台,产品形态更像微博旗下的“绿洲”。

用户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浏览朋友的日常小事,还可以给自己的动态贴上特定话题,在话题广场参与讨论。

“精选日报”是“有记”的独有功能,用户可以在“精选日报”中按“昨天”、“今天”、“小时”等不同时间段,浏览精彩文章。

一次次的尝试,似乎在暗示腾讯的社交焦虑。

为什么腾讯频繁试水社交App?

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已经社交制霸的腾讯,有什么可焦虑的?为什么要不断试水社交App呢?

我们先从最本质的点去看这个问题:

1)社交关系是腾讯的核心壁垒

腾讯的商业核心是什么?对,社交关系。

腾讯的核心商业逻辑,是基于社交关系持续生产流量,分发到其它平台。

而社交关系的迁移成本又非常高,就像大家都在使用手机号,一旦有了几十甚至上百的好友,就很难把这个号给换掉,无论科技多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是人性的根本,所以用的人越多,粘性越强,社交因此具有极强的粘性和前瞻性。

基于此,腾讯会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核心疆土,维护好社交关系链。

但现状是,各大厂都对社交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在恋爱交友领域,阿里推出了Real如我、京东推出了梨喔喔,字节跳动收购了Biu校园,

于是腾讯推出轻聊,提高身份门槛,保障双方的基本信息真实度。

在语音社交这一领域,字节跳动系入股了音遇,阿里巴巴发布了唱鸭,网易也上线了声波,腾讯不甘落后,回音也诞生了。

此外,字节跳动前后推出多闪和飞聊,分别主打小视频社交和兴趣社交;百度押注了匿名社交App“听筒”,陌陌推出了“ZAO”,微博推出生活时尚社交产品“绿洲”。

......

互联网江湖几大巨头,谁不想为自己配上一枚社交的核心武器?

但腾讯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2010年,米聊刚一上线就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后微信横空出世,所有QQ用户均可凭原有QQ账户登录微信,腾讯凭借QQ的用户量迅速击溃米聊。

再看陌陌和YY的崛起,正是抓住了“游戏语音社交”和陌生人社交这两个领域的空白。

这些战斗经验都告诉腾讯,必须疯狂占满空白细分领域,防止敌人进攻。

如今短视频之战,腾讯已落了下风,社交就更加成为必守命门。全力防守,宁可错误,也不错过。

基于腾讯“社交关系”这一核心基因,我们还会发现,其实腾讯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抖音,反而是快手,因为快手上沉淀着大量的社交关系。这会是很大的一个隐患。

2)Z世代年轻用户崛起,赋予社交产品新可能

我们知道,今年社交赛道如此动荡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变化。

95后、00后用户开始涌入互联网,他们有更强烈的社交需求,也有全新的社交理念,永远追求新鲜。这给了社交赛道新的机会。

巨头公司和创业者们相信新的代际必然会诞生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在维护住微信和QQ这两大优势的同时,腾讯必须跟随时代去探索更新的玩法。

但QQ和微信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们已经成长为用户数亿甚至数十亿的庞然大物,一举一动都必须照顾大多数人的感受,任何一个新功能都万众瞩目,试错成本极高。

更有趣和好玩的探索,必须留给更轻量的新产品去做。

在2018年底的员工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提出,希望QQ团队可以开拓一些新的社交产品,让他们去想想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交、下一波浪潮是什么。

而为什么短时间涌现出这么多新社交产品?

这与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不无关系,腾讯鼓励不同的部门去探索新项目,最后胜者为王。“微信”和“王者荣耀”,都是赛马机制下的明星产品。

今年在社交领域的这些尝试,可能大多只能沦为“陪跑”,但对于腾讯来说,宁可被自己打败,也不能被竞争对手打垮。

社交产品的决胜关键是什么?

社交赛道,来来往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都是常态。

那么,决定一款社交产品的胜负手可能有哪些?

产品好用是基础,运营手段也是锦上添花。 最核心的点其实在于,能不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找到合适的人,为他们建立起社交关系链。

因为社交关系的迁移成本太高,所以一个时代,往往只有极少的制霸社交产品。那么什么时候,社交关系可能会发生迁移呢?

一是平台的迁移、设备的迁移,比如在PC时代,QQ火了,到了移动时代,微信起来了。

第二种是人的关系的迁移,构建关系的维度发生了变化,社交产品就可能随之变化。比如人人是做校园社交,陌陌是做陌生人社交。

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朋友App想圈住的是什么人,定位的是什么社交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它主打的点是“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实名社交平台”,可以基于熟人关系社交,也可以基于兴趣、位置探索新的关系。

泛泛而谈,其实并没有定义清楚,像个什么都想要的小孩子。

如果定义熟人社交,很难,因为整个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大趋势是基于垂直兴趣维度社交。熟人社交这个命题,也许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

如果说定位是兴趣社区,很显然暂时没有体现。

但有趣的是,聊天功能被放在了第4个tab,第2个tab是基于关系链的内容分发,看起来更加侧重内容。

如果是主打内容的话,还能有一定想象空间。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微信朋友圈已经太过冗余,无法满足高效的熟人社交和优质内容获取。

二是仅仅依靠“社交关系”做留存,商业价值并不如“内容”来得更大。

如果定位更强调内容的话,那么胜负手就会成为内容的质量和稀缺性。

综上,朋友App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首要前提是定义清楚产品的用户和切入点。这同样是决定生死的一步,毕竟对于任何社交产品来说,切入角度垂直则有受众过窄无法拓展的风险,切入角度太广则劲敌太多。

朋友,或者腾讯旗下任何一款新社交App,未来能否迈出这决定胜负的一步,完成自我进化?的确值得期待。

毕竟,就算这些App如烟花般转瞬即逝,都代表了中国互联网人创造更多可能的决心,和一种颠覆社交格局的勇气。

猜你喜欢

热门内容